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卷

时间:2024-05-30 18:19:44编辑:流行君

普利策奖获奖作品《雪崩》为什么引起新闻界震动

普利策奖获奖作品《雪崩》为什么引起新闻界震动
陈力丹 向笑楚 穆雨薇
2014年07月14日16:24 来源:新闻爱好者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陈力丹教授和向笑楚、穆雨薇同学最近就去年获得普利策新闻特稿奖作品《雪崩:特纳尔溪事故》(Snow Fall:The Avalanche at Tunnel Creek)进行了专题讨论。该作品[1]报道了16名滑雪爱好者遭遇雪崩的经过,在报道技术上颠覆了传统报纸的新闻呈现方式,把文字、音频、视频、动漫、数字化模型(DEM)、卫星模型联动等集成,发表在《纽约时报》的网站上。引起关注的当然不是报道的内容,而是它将各种网络传播的新技术运用于报道新闻。

陈力丹:《雪崩》到底是怎样一个报道?为什么后续会引起大量关注和褒贬不一的评价?从新传播技术对传统新闻报道影响的角度看,未来新闻报道的形态将向哪个方向发展?《雪崩》是否能够代表未来新闻报道的发展方向?这里请两位同学对此做专题讨论。向笑楚同学用文字介绍这一新型新闻作品的特征和展现方式,穆雨薇同学则论证这一作品的问世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向笑楚:《雪崩》的展现方式与制作团队

打开这个作品的新闻网页,呈现在眼前的首先是全屏循环播放的积雪滚落下山坡的视频,往下滑动页面,文字穿插于视频、照片和信息图之间。颠覆性的新闻呈现方式背后,是整个新闻制作团队之间的默契配合,因此这个普利策特稿奖不单属于组织者约翰·布兰奇(John Branch),还应该属于整个团队。这个新闻奖不同于一般的奖项,它引起新闻界的震动,使未来新闻的形态和发展方向,以及新闻报道如何跟进新传播技术的应用等问题被再次提上日程,出现了比以往更为激烈的讨论。

2012年12月20日《纽约时报》推出特别报道《雪崩:特纳尔溪事故》。这是一件完全孕育于新媒体技术的新闻作品,它先在《纽约时报》网站上发表,6天之内就收获了350万次页面浏览,3天后才在印刷版报纸中刊出。该奖评审委员会在颁奖词中丝毫不掩饰对于它的喜爱:“《雪崩》对遇难者经历的记叙和对灾难的科学解释使事件呼之欲出,灵活的多媒体元素的运用更使报道如虎添翼。”可见,除了高水平的写作、原汁原味的内容、连贯统一的行文,融合了多媒体的“三维特稿”才是记者约翰?布兰奇和他的团队带给读者们的最大惊喜。

提供多媒体交互的现场感体验,是这部作品的显著特色。它报道的是发生于2012年2月19日美国史蒂文斯?帕斯滑雪场的一场灾难,包括6部分惊心动魄的故事,集合了新闻事件回顾、滑雪者的罹难口述、雪崩的科学原理等多个视角。全景地图、采访视频和音频、交互图片与知名滑雪者的传记在该作品中有机地融为一体,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小的视觉高潮。

点开《雪崩》报道首页,一大幅雪山的动态画面立刻映入眼帘,寒风吹过雪山,白雪飘飘令人寒意顿生。画面空白处显现报道标题“Snow Fall:The Avalanche at Tunnel Creek——By John Branch”,好似大幕拉开,电影即将上演。随着光标向下拖拽页面,全篇特稿徐徐展开,伴随着视频、动画和图片集锦均匀流畅地嵌入行文之中,整体感觉简洁大方,自然不生硬。在表现滑雪者逃生时,读者眼前出现了一个全真模拟雪崩发生现场的动画,甚至还可以听到大雪球沿山坡滚下时发出的咆哮声,情景逼真令人凝神屏息。

作品还有一处很细心的设计:在每位采访对象出现后,就会在网页的右边出现以该人物头像为标志的背景信息框,点击即可了解这个人的具体信息,包括他们的年龄和职业。笔者认为,这正是新闻专业主义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独特呈现。新闻报道的专业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报道信源”的精准无误,而强调被采访对象的信息正是以一种更为生动和直观的方式来凸显这种专业意识。

更为神奇的是,《雪崩》网页还会根据读者鼠标浏览动作的快慢,自动调整视频的播放速度和对应内容,真正实现了实时互动。如果读者十分喜爱这个作品,便可以通过网站顶端的社交媒体链接进行分享。一位名为“Cal”的网友评论道:“这个作品太打动人了,我对它的喜爱难以言表。感谢记者约翰,你为我们带来了媒介融合的强烈心灵撞击。我已将链接分享给所有爱好滑雪的朋友。”



的确,在影音、图片、视频和动画的交织行进中,读者已不知不觉阅读完近1.8万字的特稿。稍微感到枯燥乏味的时候,这些多媒体元素都能将读者重新吸引回特稿上面。读者已经不是在看新闻,而是以更加直接的方式触碰新闻,以身临其境的状态感知事实。听其音,观其形,《雪崩》为用户提供了独一无二的用户体验。

《雪崩》的制作团队颠覆了传统的新闻报道组织模式,它由十几人组成,分为3个小团队,分别是采写组、多媒体制作组和技术发布组。采写组以记者约翰·布兰奇为核心,辅助他进行报道的还有体育主编乔?塞克斯顿等6人。多媒体制作组由图形主管史蒂夫·都依内斯(Steve Duenes)带领杰米利?怀特(Jeremy White)等5人组成。技术发布组的架构与多媒体制作组相仿,由数字设计副主管安德鲁?库尼曼(Andre Kueneman)带领艾伦?麦克莱恩(Alan Mclean)等4名成员协作完成。

《雪崩》制作团队打破了以往传统媒体中从记者到执行主编的垂直型的采编架构,代之以全新的“分组互动写作模式”——采写组、多媒体制作组和技术发布组缺一不可,这可以看作是编辑部为了应对新媒体冲击而进行的生产方式的变革。变革后的编辑部能够更好地满足受众多元化的阅读需求,媒介融合下的新闻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笔者认为,普利策新闻奖不应只颁给记者约翰·布兰奇一人,而应颁给整个团队。

此外,制作团队的大数据新闻生产也值得关注。该事故发生后,在推特(Twitter)和脸谱(Facebook)上迅速发酵,关于救援进度、天气状况、遇难生还名单、雪崩的科学知识等,被迅速转发、评论和分享。制作团队通过数据扒取和挖掘工具(即利用大数据),通过对热点话题和关键词的搜索,获得了大量的数据,从中分析出受众的关注点、知识盲点分别是什么,随后才着手策划这个新闻专题,非常有针对性。

《纽约时报》对于发行渠道也进行了创新,他们率先将“雪崩”转制成电子书,一本卖2.99美元,其原版内容均为《纽约时报》的优质新闻报道。网站前期大量的点击和浏览为纸质报纸和电子书的销售做了宣传和铺垫,后者更像是对于网站内容的实体化珍藏版本。《雪崩》似乎成了一块可以垦荒的孕育着无穷商业价值的宝地,知名技术博客Gigaom.com创始人奥姆?马利克(Om Malik)提出更大胆的想法:“为何不在特稿当中植入雪橇和羽绒服的广告呢?”


普利策奖获奖作品《雪崩》为什么引起新闻界震动

2012年12月20日《纽约时报》推出特别报道《雪崩:特纳尔溪事故》。这是一件完全孕育于新媒体技术的新闻作品,它先在《纽约时报》网站上发表,6天之内就收获了350万次页面浏览,3天后才在印刷版报纸中刊出。该奖评审委员会在颁奖词中丝毫不掩饰对于它的喜爱:“《雪崩》对遇难者经历的记叙和对灾难的科学解释使事件呼之欲出,灵活的多媒体元素的运用更使报道如虎添翼。”可见,除了高水平的写作、原汁原味的内容、连贯统一的行文,融合了多媒体的“三维特稿”才是记者约翰?布兰奇和他的团队带给读者们的最大惊喜。

提供多媒体交互的现场感体验,是这部作品的显著特色。它报道的是发生于2012年2月19日美国史蒂文斯?帕斯滑雪场的一场灾难,包括6部分惊心动魄的故事,集合了新闻事件回顾、滑雪者的罹难口述、雪崩的科学原理等多个视角。全景地图、采访视频和音频、交互图片与知名滑雪者的传记在该作品中有机地融为一体,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小的视觉高潮。

点开《雪崩》报道首页,一大幅雪山的动态画面立刻映入眼帘,寒风吹过雪山,白雪飘飘令人寒意顿生。画面空白处显现报道标题“Snow Fall:The Avalanche at Tunnel Creek——By John Branch”,好似大幕拉开,电影即将上演。随着光标向下拖拽页面,全篇特稿徐徐展开,伴随着视频、动画和图片集锦均匀流畅地嵌入行文之中,整体感觉简洁大方,自然不生硬。在表现滑雪者逃生时,读者眼前出现了一个全真模拟雪崩发生现场的动画,甚至还可以听到大雪球沿山坡滚下时发出的咆哮声,情景逼真令人凝神屏息。

作品还有一处很细心的设计:在每位采访对象出现后,就会在网页的右边出现以该人物头像为标志的背景信息框,点击即可了解这个人的具体信息,包括他们的年龄和职业。笔者认为,这正是新闻专业主义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独特呈现。新闻报道的专业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报道信源”的精准无误,而强调被采访对象的信息正是以一种更为生动和直观的方式来凸显这种专业意识。

更为神奇的是,《雪崩》网页还会根据读者鼠标浏览动作的快慢,自动调整视频的播放速度和对应内容,真正实现了实时互动。如果读者十分喜爱这个作品,便可以通过网站顶端的社交媒体链接进行分享。一位名为“Cal”的网友评论道:“这个作品太打动人了,我对它的喜爱难以言表。感谢记者约翰,你为我们带来了媒介融合的强烈心灵撞击。我已将链接分享给所有爱好滑雪的朋友。”


新闻与正义: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集1的目录

导言:作品鉴赏,历史探寻与新闻精神的把握新闻报道国际报道关于德国的报道(1916)关于美欧关系的报道(1928)关于法国的报道(1929)关于苏联的报道(1930)关于苏联的报道(1931)关于德国的报道(1932)关于德国的报道(1933)关于埃塞俄比亚的报道(1935)关于意大利的报道(1936)关于德国的报道(1938)关于德国的报道(1939)关于法国的报道(1940)关于中国的报道(1941)关于英国地中海舰队的报道(1942)关于所罗门群岛的报道(1942)关于所罗门群岛第五次战役的报道(1942)关于南太平洋的报道(1942)关于南斯拉夫的报道(1943)关于法国的报道(1944)关于意大利的报道(19444)关于法国的报道(19444)关于日本的报道(1945)关于苏联的报道(1946)关于苏联的报道(1947)关于印度的报道(1948)关于苏联的报道(1949)关于朝鲜的报道(1950)关于朝鲜的报道(1950)关于朝鲜的报道(1951)关于加拿大的报道(1962)关于韩国的报道(1962)关于朝鲜的报道(1953)关于苏联的报道(1954)关于苏联的报道(1955)关于古巴的报道(1958)关于波兰的报道(1959)关于越南的报道(1963)关于越南的报道(1963)关于越南的报道(1965)关于中东的报道(1967)关于越南的报道(1968)关于南非的报道(1970)关于巴基斯坦的报道(1971)关于中国的报道(1972)关于苏联的报道(1973)关于非洲的报道(1974)关于柬埔寨的报道(1975)关于东南亚的报道(1977)关于中东的报道(1978)关于柬埔寨的报道(1979)关于萨尔瓦多的报道(1980)关于黎巴嫩的报道(1982)关于约旦的报道(1983)关于埃塞俄比亚的报道(1984)关于菲律宾的报道(1985)关于南非的报道(1986)国内报道南方的秘密帝国(1921)当月亮遮盖地球时(1923)坟墓之旅(1925)伯德飞越南极(1929)“也许这个案子中还有一个女人”(1930)百万人观看退伍老兵游行(1931)威胁迫使林德伯格一家离开美国(1935)每星期四的反叛(1941)“她只能活7小时”(1943)号角报人带着自己和他人捐献的血来到马里亚纳群岛(1944)世界末日即将来临()945)人们是怎样走上那条路的?(1946)森特勒利亚煤旷5号矿井爆炸惨剧(1947)联邦政府忠诚调查是首都的头号话题(1947)与那帮人见面(1948)心智不健全的枪手打死12人(1949)“在这儿——雷德——38年”(1949)脱离十八层地狱(1952)“我从噩梦中醒来”(1954)“杜瓦尔县公爵”的覆灭(1954)“我宁愿做一名记者”()966)坠人大峡谷(1956)“我还活着,亲爱的”(1957)北达科他州风灾纪实(1967)纵火者口号:“烧吧,孩子,烧吧”(1965)穿上法官服未必就是法官(1967)琳达?菲茨帕特里克的两个世界(1967)战争压力与杀戮者的产生(1969)狂野之夜(1969)一个恐怖分子的成长(1970)《纽约时报》发表五角大楼文件(1971)新罕布什尔州预示总统竞选难分伯仲(1976)伯莎老太太最后的日子(1976)约翰斯敦诸水坝人称“定时炸弹”(1977)泽普的最后一次出庭(1979)联邦官僚机构是如何运作的(1981)洪水毁家园灾民夜难眠(1982)后记

这张照片为什么能获得普利策新闻大奖?

这幅作品中,一个头大如斗、皮包骨头的苏丹女童,即将饿毙而跪倒在地,而秃鹫正在女孩后方不远处,虎视眈眈,等候猎食女孩的画面。这张照片的构图是普通的三分法(“井”字构图法),猛禽与小女孩分别位于“井”字四个交叉点的左上点和右下点;空旷的环境使两个主体更加显得突出,而本不该处在一起的一个虎视眈眈的强势猛禽与一个倒伏在地奄奄一息的弱势孩子,出现在一个画面上。禽类的强势与孩子的弱小与人们的正常思维形成巨大反差,给人以更加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思想冲击。色彩是普通彩色胶卷成像效果,基本没有进行后期处理;在中午强烈的太阳光下,加上空旷荒芜的环境突出显示了当时非洲大地的干旱。摄影构图与光线、色彩,画面中的线条等因素相关,需要它们的配合。然而,它们也只能扮演一种辅助者的角色。从技术层面上来讲,构图中最重要的是利用以上因素,在画面上,构造出最重要的姿态或形态,从而使观者能一眼感知到画面的重心与主题思想。但技术归根到底是要为主题思想服务的,构图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出照片的主题,这才是最重要的。这张震惊世界的图片《饥饿的苏丹》,从技术上来说,属于均衡式的构图,主体形态突出,清晰,小女孩与秃鹰在视觉上互为呼应。如果仅从总体构图上来讲,作者只是抓住了这个场面,他碰到了好的内容,拍下来了,构图、机位都不是很好。这是新闻摄影,只是记录了这一残酷的现实,艺术方面很一般。所以,这张照片的技术含量并不高,只是一些基本手法(但基本功扎实),是抓拍来的照片。它之所以获奖,关键并不是照片的拍摄水平,而是它所包含的信息,给人以触目心惊的感觉,突出了苏丹的大饥荒。扩展资料:一九九三年苏丹战乱频繁的同时发生了大饥荒,南非的自由摄影记者凯文·卡特(Kevin Carter)来到战乱、贫穷、饥饿的非洲国家苏丹采访。一天,他看到这样一幅令人震惊的场景:一个瘦得皮包骨头的苏丹小女孩在前往食物救济中心的路上再也走不动了,趴倒在地上。而就在不远处,蹲着一只硕大的秃鹰,正贪婪地盯着地上那个奄奄一息的瘦小生命,等待着即将到口的“美餐”。凯文卡特抢拍下这一镜头。1993年3月26日,美国著名大报《纽约时报》首家刊登了凯文·卡特的这幅照片。接着,其他媒体很快将其传遍世界,在各国人民中激起强烈反响。这就是后来获得普利策新闻大奖的那幅照片。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饥饿的苏丹

中国新闻奖与普利策新闻奖的相同点

中国新闻奖和普利策新闻奖都是国际上具有很高声誉和影响力的新闻奖项,它们的共同点包括:首先,都是为了表彰杰出的新闻作品和记者而设立的奖项;其次,对新闻作品的综合评价标准相对客观、科学,一般涵盖主题、新颖性、批判性、立场公正、政治正确性等多个方面;第三,两个奖项都鼓励采用深度报道的形式探索社会、事件、人物背后的真相,获奖作品通常都是深度调查和独家报道类型的文章或报道;最后,两个奖项的设立,都为全球新闻行业注入了更多的正能量和创新意识,鼓励记者不断进步,推动新闻事业的发展。【摘要】
中国新闻奖与普利策新闻奖的相同点【提问】
中国新闻奖和普利策新闻奖都是国际上具有很高声誉和影响力的新闻奖项,它们的共同点包括:首先,都是为了表彰杰出的新闻作品和记者而设立的奖项;其次,对新闻作品的综合评价标准相对客观、科学,一般涵盖主题、新颖性、批判性、立场公正、政治正确性等多个方面;第三,两个奖项都鼓励采用深度报道的形式探索社会、事件、人物背后的真相,获奖作品通常都是深度调查和独家报道类型的文章或报道;最后,两个奖项的设立,都为全球新闻行业注入了更多的正能量和创新意识,鼓励记者不断进步,推动新闻事业的发展。【回答】


《新闻与正义14项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全译本3》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新闻与正义》(沃尔特·李普曼 (Walter Lippmann))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资源链接:链接:https://pan.baidu.com/s/1Yq0uevF0VEqLePALWTTWfw 提取码:4ij1 书名:新闻与正义作者:沃尔特·李普曼 (Walter Lippmann)豆瓣评分:8.0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年份:2009-1-1页数:457内容简介:《新闻与正义:14项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全译本3》(修订版)内容简介:真实是真正的新闻的生命。普利策说过:“在一件事情的真相被彻底弄清之前,绝不放过它。连续报道!连续报道!……一定要坚信,真实对报纸来说犹如贞操对女人一样重要。”今天,有那么多的内幕、丑恶得以揭露,仍得益于这一优秀的新闻传统。

历年普利策新闻奖的得主都是谁

  1、1979年,第一届 菲利普·约翰逊 Philip Johnson 。

  2、1980年,第二届 路易斯·巴拉甘 Luis Barragán 。

  3、1981年,第三届詹姆斯·斯特林 James Stirling 。

  4、1982年,第四届凯文·洛奇 Kevin Roche 。

  5、1983年,第五届贝聿铭 Ieoh Ming Pei 。

  6、1984年,第六届理查德·迈耶 Richard Meier 。

  7、1985年,第七届汉斯·霍莱因 Hans Hollein 。

  8、1986年,第八届哥特佛莱德·波姆 Gottfried Behm 。

  9、1987年,第九届丹下健三 Kenzo Tange 。

  10、1988年,第十届戈登·邦沙夫特 Gordon Bunshaft。


历年普利策新闻奖的得主都是谁

1、1979年,第一届 菲利普·约翰逊 Philip Johnson 。

2、1980年,第二届 路易斯·巴拉甘 Luis Barragán 。

3、1981年,第三届詹姆斯·斯特林 James Stirling 。

4、1982年,第四届凯文·洛奇 Kevin Roche 。

5、1983年,第五届贝聿铭 Ieoh Ming Pei 。

6、1984年,第六届理查德·迈耶 Richard Meier 。

7、1985年,第七届汉斯·霍莱因 Hans Hollein 。

8、1986年,第八届哥特佛莱德·波姆 Gottfried Behm 。

9、1987年,第九届丹下健三 Kenzo Tange 。

10、1988年,第十届戈登·邦沙夫特 Gordon Bunshaft。


记者的国际奖项

普利策新闻奖 普利策新闻奖是新闻界的最高奖项,此外还有 世界新闻摄影荷赛奖和罗纳德·里根新闻奖,我们国内也有“中国新闻奖”、“韬奋新闻奖”、 “范长江新闻奖”和“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四大奖项。1917年根据美国报业巨头约瑟夫·普利策(Joseph Pulitzer)的遗愿设立,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已经发展成为美国新闻界的一项最高荣誉奖,不断完善的评选制度已使普利策奖被视为全球性的一个奖项。普利策奖在每年的春季,由哥伦比亚大学的普利策奖评选委员会的十四名会员评定,5月由哥伦比亚大学校长正式颁发。普利策奖分为两类,新闻界和创作界。普利策奖也是一个鼓励美国的奖。新闻界的获奖者可以是任何国籍 ,但是获奖条目必需在美国周报(或日报)中发表的。创作界获得者必须是美国公民,唯一例外是历史奖。只要是关于美国历史的书都可获奖,作者不必是美国人。罗纳德.里根新闻奖每年在世界上仅授予一名在体育报道中表现杰出的记者(包括电视、广播、报刊、杂志、摄影或著名的电影演员)。获奖者须在现代社会的体育领域中,表现出使公众认可的想象力、激情、勇气和天分。“WPP”这三个大写英文字母的组合,是“世界新闻摄影”,即 World Press Photo三个英文字头的缩写,成为一年一度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举行的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的专有名词。由于这一比赛是荷兰人发起并主办,所以中国摄影界习惯地称之为“荷赛”。

普利策奖是什么

美国新闻界的一项最高荣誉奖。普利策奖也称为普利策新闻奖。1917年根据美国报业巨头约瑟夫普利策(JosephPulitzer)的遗愿设立,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已经发展成为美国新闻界的一项最高荣誉奖。现在,不断完善的评选制度已使普利策奖成为全球性的一个奖项,被称为“新闻界的诺贝尔奖”。普利策奖包括新闻奖和艺术奖两大类,其中新闻奖主要有,公共服务奖、报道奖、社论奖、漫画奖、批评评论奖、通讯奖、特写奖、新闻摄影奖等,文学艺术奖有小说奖、戏剧奖、诗歌奖、美国历史作品奖、自传或传记奖和非小说作品奖,音乐作曲奖1项。另外,还颁发2项特别奖。


普利策奖是什么方面的大奖

普利策奖是新闻界的大奖。普利策奖又名普利策新闻奖,是根据美国报业巨头约瑟夫·普利策的遗愿于1917年设立的奖项,后发展成为美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奖。现在,普利策奖已成为新闻领域的国际最高奖项,被誉为“新闻界的诺贝尔奖”。

评选制度
普利策奖由包括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在内的16人组成的普利策奖金评选委员会评选,每年一次,评选结果一般都是在4月中旬由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宣布,5月颁奖。

评奖项目
普利策奖包括新闻奖和艺术奖两大类,其中新闻奖主要有:公共服务奖、报道奖、社论奖、漫画奖、批评评论奖、通讯奖、特写奖、新闻摄影奖等;文学艺术奖有小说奖、戏剧奖、诗歌奖、美国历史作品奖、自传或传记奖和非小说作品奖;音乐作曲奖1项。另外,还颁发2项特别奖。美国普利策奖的奖金为7500美元,但获得公众服务贡献奖的报道不得奖金,获奖的报社将得到一枚普利策金牌。

参赛资格
普利策奖包括14项新闻类奖项和7项创作类奖项。新闻类奖项的获奖者不限国籍,但必须在美国媒体中发表过作品;创作类奖项的获奖者则必须是美国公民,唯一的例外是历史写作奖,作品涉及美国史的外籍作家具有获奖资格。


求著名假新闻《吉米的世界》原文


假新闻《吉米的世界》原文及译文:JIMMY'S WORLD吉米的世界Janet Cooke珍妮·特库克Washington Post Staff Writer华盛顿邮报撰稿人September 28, 1980; Page A11980年9月28日Jimmy is 8 years old and a third-generation heroin addict, a precocious little boy with sandy hair, velvety brown eyes and needle marks freckling the baby-smooth skin of his thin brown arms.吉米现年8岁,是第三代海洛因依赖者,一个早熟的小男孩,有一头沙质的头发,一双棕色的眼睛和针尖,使他瘦削的棕色手臂上光滑的皮肤发亮。He nestles in a large, beige reclining chair in the living room of his comfortably furnished home in Southeast Washington . There is an almost cherubic expression on his small, round face as he talks about life -- clothes, money, the Baltimore Orioles and heroin. He has been an addict since the age of 5. His hands are clasped behind his head, fancy running shoes adorn his feet, and a striped Izod T-shirt hangs over his thin frame. "Bad, ain't it," he boasts to a reporter visiting recently. "I got me six of these."他穿着一件大米色的躺椅,躺在华盛顿东南部舒适舒适的家中的起居室里。他谈起生活——衣服、金钱、巴尔的摩黄鹂和海洛因时,在他那张圆圆的脸上几乎有一种无邪的爱。他从5岁起就上瘾了。他的双手紧握在脑后,华丽的跑鞋装饰着他的双脚,一条条纹艾佐德T恤挂在他瘦瘦的身躯上。“真糟糕,不是吗,”他对最近来访的记者夸耀道。我买了六个。”Jimmy's is a world of hard drugs, fast money and the good life he believes both can bring. Every day, junkies casually buy herion from Ron, his mother's live-in-lover, in the dining room of Jimmy's home. They "cook" it in the kitchen and "fire up" in the bedrooms. And every day, Ron or someone else fires up Jimmy, plunging a needle into his bony arm, sending the fourth grader into a hypnotic nod.吉米的世界充满了毒品、快钱和他认为两者都能带来的美好生活。每天,瘾君子们都会在吉米家的餐厅里,随便地从他母亲的同居情人罗恩那里买海瑞恩。他们在厨房里“烹调”,在卧室里“点火”。每天,罗恩或其他人都会向吉米开枪,用一根针扎进他瘦骨嶙峋的手臂,让这个四年级的学生打瞌睡。Jimmy prefers this atmosphere to school, where only one subject seems relevant to fulfilling his dreams. "I want to have me a bad car and dress good and also have me a good place to live," he says. "So, I pretty much pay attention to math because I know I got to keep up when I finally get me something to sell."吉米更喜欢这种氛围,而在学校里,只有一个主题与实现梦想有关。他说:“我想拥有一辆糟糕的车,一件漂亮的衣服,还有一个好的住处。”所以,我非常关注数学,因为我知道当我最终得到一些东西要卖的时候,我必须跟上。Jimmy wants to sell drugs, maybe even on the District's meanest street, Condon Terrace SE, and some day deal heroin, he says, "just like my man Ron."吉米想卖毒品,甚至是在这个地区最卑鄙的街道,康登台东南部,有朝一日还想卖海洛因,他说,“就像我的男人罗恩一样。”Ron, 27, and recently up from the South, was the one who first turned Jimmy on."He'd be buggin' me all the time about what the shots were and what people was doin' and one day he said, 'When can I get off?'" Ron says, leaning against a wall in a narcotic haze, his eyes half closed, yet piercing. "I said, 'Well, s . . ., you can have some now.' I let him snort a little and, damn, the little dude really did get off."现年27岁的罗恩,最近从南方来,是第一个转向吉米的人。“他会一直盯着我,看那些镜头是什么,人们在做什么。”有一天,他说:“我什么时候下车?”罗恩说,靠着一堵麻醉的雾霭,他的眼睛半闭着,却在刺穿。我说,好吧,S。“你现在可以吃了。”我让他吸了一口,该死的,那个小家伙真的下了车。”Six months later, Jimmy was hooked. "I felt like I was part of what was goin' down," he says. "I can't really tell you how it feel. You never done any? Sort of like them rides at King's Dominion . . . like if you was to go on all of them in one day.六个月后,吉米上钩了。”他说:“我觉得自己是事情的一部分。”我真的不能告诉你感觉如何。你什么都没做?有点像他们在国王的统治下骑马。…就好像你要在一天内完成所有的任务。"It be real different from herb (marijuana). That's baby s---. Don't nobody here hardly ever smoke no herb. You can't hardly get none right now anyway."“它和草药(大麻)真的不同。那是婴儿S。别让这里的人几乎从不抽药草。无论如何,你现在一个也得不到。”Jimmy's mother Andrea accepts her son's habit as a fact of life, although she will not inject the child herself and does not like to see others do it.吉米的母亲安德里亚把儿子的习惯当作生活的一部分,尽管她自己不会给孩子注射,也不喜欢看到别人注射。"I don't really like to see him fire up," she says. "But, you know, I think he would have got into it one day, anyway. Everybody does. When you live in the ghetto, it's all a matter of survival. If he wants to get away from it when he's older, then that's his thing. But right now, things are better for us than they've ever been. . . . Drugs and black folk been together for a very long time."“我真的不喜欢看到他火冒三丈,”她说。但是,你知道,我想他总有一天会喜欢的。每个人都有。当你住在贫民区时,一切都是为了生存。如果他长大后想摆脱它,那就是他的事了。但现在,事情对我们来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好。…毒品和黑人在一起很长一段时间。”Heroin has become a part of life in many of Washington's neighborhoods, affecting thousands of teen-agers and adults who feel cut off from the world around them, and filtering down to untold numbers of children like Jimmy who are bored with school and battered by life.海洛因已经成为华盛顿许多社区生活的一部分,影响到成千上万的青少年和成年人,他们感到与周围的世界隔绝,并过滤到无数像吉米这样的孩子,他们厌倦了学校生活,饱受生活的折磨。On street corners and playgrounds across the city, youngsters often no older than 10 relate with uncanny accuracy the names of important dealers in their neighborhoods, and the going rate for their wares. For the uninitiated they can recite the color, taste, and smell of things such as heroin, cocaine, and marijuana, and rattle off the colors in a rainbow made of pills.在城市的街角和游乐场上,年轻人往往不到10岁,他们的社区里的重要经销商的名字和他们的商品的流行率惊人地精确。对于陌生人来说,他们可以背诵诸如海洛因、可卡因和大麻之类的东西的颜色、味道和气味,并用药丸发出彩虹的颜色。The heroin problem in the District has grown to what some call epidemic proportions, with the daily influx of so-called "Golden Crescent" heroin from Iran, Pakistan, and Afghanistan, making the city fourth among six listed by the U.S. Drug Enforcement Agency as major points of entry for heroin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Golden Crescent" heroin is stronger and cheaper than the Southeast Asian and Mexican varieties previously available on the street, and its easy accessiblity has added to what has long been a serious problem in the nation's capital.该地区的海洛因问题已经发展成一些所谓的流行病,每天都有来自伊朗、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所谓“金新月”海洛因涌入,使得美国毒品执法机构六个城市中的第四个成为美国海洛因入境的主要进入点。“金新月”海洛因比以前在大街上所能买到的东南亚和墨西哥品种更为强大和便宜,而且它的易接近性增加了这个国家首都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严重问题。David G. Canaday, special agent in charge of the DEA's office here, says the agency "can't do anything about it because we have virtually no diplomatic ties in that part of the world." While judiciously avoiding the use of the term epidemic, Canaday does say that the city's heroin problem is "sizable."负责该办公室的特别代理的David G. Canaday说,该机构“不能采取任何措施,因为我们在这个地区几乎没有外交关系”,虽然明智地避免使用“流行病”一词,但他说城市的海洛因问题是“相当大的”。Medical experts, such as Dr. Alyce Gullatte, director of the Howard University Drug Abuse Institute, say that heroin is destroying the city. And D.C.'s medical examiner, James Luke, has recorded a substantial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deaths from heroin overdose, from seven in 1978 to 43 so far this year.医学专家,如霍华德大学药物滥用研究所所长奥尔斯·古拉特博士说,海洛因正在摧毁这座城市。华盛顿的验尸官詹姆斯卢克(james luke)记录了海洛因过量导致的死亡人数大幅增加,从1978年的7人增加到今年的43人。Death has not yet been a visitor to the house where Jimmy lives.死神还没有去过吉米住的房子。The kitchen and upstairs bedrooms are a human collage. People of all shapes and sizes drift into the dwelling and its various rooms, some jittery, uptight and anxious for a fix, others calm and serene after they finally "get off."厨房和楼上的卧室都是人体拼贴画。各种形状和大小的人都漂进了住宅和各种各样的房间,有些紧张、紧张、焦虑,他们最后终于“下车”了。A fat woman wearing a white uniform and blond wig with a needle jabbed in it like a hatpin, totters down the staircase announcing that she is "feeling fine." A teen-age couple drift through the front door, the girl proudly pulling a syringe of the type used by diabetics from the hip pocket of her Gloria Vanderbilt jeans. "Got me a new one," she says to no one in particular as she and her boyfriend wander off into the kitchen to cook their snack and shoot each other up.一个身穿白色制服,戴着金发假发的胖女人,像针尖一样戳进针脚,在楼梯上蹒跚着,说她“感觉很好”。一对十几岁的夫妇从前门飘过,女孩骄傲地从格洛丽亚范德比尔特牛仔裤的臀部口袋里抽出了一种糖尿病患者使用的注射器。“给我一个新的,”她说,没有特别的人,因为她和她的男友徘徊到厨房煮他们的零食,并互相射击。These are normal occurrences in Jimmy's world. Unlike most children his age, he doesn't usually go to school, preferring instead to hang with older boys between the ages of 11 and 16 who spend their day getting high on herb or PCP and doing a little dealing to collect spare change.这在吉米的世界里是很正常的。与他这个年龄段的大多数孩子不同,他通常不去上学,而是喜欢和11岁到16岁的大男孩在一起,他们一天都在服用草药或五氯酚,做点小交易来收集零钱。扩展资料:在国际新闻界颇享盛誉的“普利策新闻奖”,历来被认为是美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它通常授予那些有影响的、报道重大政治和社会题材的“高质量作品”。获得此项殊荣的新闻工作者,可因此踏上通向“名记者”之路。但是,在1981年,这样一顶桂冠却戴在了一篇假报道的头上。美国《华盛顿邮报》记者珍妮特·库克的调查性报道《吉米的世界》,因报道哥伦比亚特区华盛顿市一个八岁男孩吸食海洛因成瘾,而获得1981年“普利策专稿写作奖”。然而好景不长,人们发现这篇生动的获奖作品并非来自采访而纯属作者凭空捏造。1981年4月15日,普利策评奖委员会宣布取消珍坭特·库克的获奖资格,从而开了这桩轰动全美新闻界的大丑闻。普利策奖也称为普利策新闻奖。 1917年根据美国报业巨头约瑟夫·普利策(Joseph Pulitzer)的遗愿设立,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已经发展成为美国新闻界的一项最高荣誉奖,现在,不断完善的评选制度已使普利策奖成为全球性的一个奖项。 约翰·肯尼迪(John Kennedy,1917年5月29日-1963年11月22日)是唯一获得这个奖项的美国总统。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知网-真真假假的《吉米的世界》

上一篇:徐靖杰

下一篇:优悦娱乐网